人物介绍

讨论
童坦君(1934年8月15日—2022年12月25日),浙江宁波(今江北区庄桥街道 )人,生物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他的作品

图集

  • 童坦君
  • 童坦君
  • 童坦君
  • 童坦君
  • 童坦君

基本资料

  • 中文名称:童坦君
  • 类别:科技
  • 类型:明星
  • 标签:教育科研工作者
  • 时间:1934年8月15日-2022年12月25日
  • 出生地:浙江宁波
  • 国籍:中国
  • 民族:汉族
  • 籍贯:浙江宁波
  • 毕业院校:北京医学院
  •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 地区:中国浙江宁波
  • 人气:379
展开

详细介绍

1934年8月15日,童坦君出生于浙江宁波,后转到上海求学。 

1947年,童坦君考入上海市立育才中学。 

1949年春,童坦君因肺结核休学在家。两年多后病愈,转而就读于该市光实中学。

1954年,童坦君顺利考入北京医学院。 

1959年,童坦君在医疗系毕业前夕,因肝炎休学半年;同年考入该校生物化学专业;研究生学习期间,除头半年“大跃进”余波所及,未能专心学习外,其后国家进入“三年困难时期”,政治运动甚少。

1964年,童坦君研究生毕业;4月留校任教至今,历任讲师(1978-)、副教授(1985-)、教授(1988-)等职。 

1972年,童坦君因病在家休养。

1978年;童坦君考取中国首批赴美留学访问学者,先后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进行研究访问,并获NIH颁发的博士后结业证书。 

1978年12月至1981年5月,童坦君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做访问学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博士后。 

1978年12月至1986年10月,北医大生物化学系讲师、副教授。

1981年,童坦君回中国继续从事生物化学教学和肿瘤生。

1982年,童坦君教授和张宗玉教授建立衰老分子机理研究室。 

1985年,童坦君升任北京医科大学(北京大学医学部前身)副教授,生化教研室副主任。

1986年,童坦君应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医学院生物化学系的邀请,再次赴美,在加州大学、纽约大学等作研究访问。

1988年春,童坦君回中国,同年升任教授。

1988年9月至2000年4月,童坦君任北医生化系副主任。

2000年4月,童坦君北大医学部生化系教授,研究室主任。

2004年3月,童坦君以衰老分子机理研究室为主体正式成立北京大学衰老研究中心。

2005年,童坦君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院士。

2022年12月25日上午9时,童坦君院士因意外摔倒受伤医治无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逝世,享年88岁。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