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绍
讨论他的作品
图集
基本资料
- 中文名称:吴全德
- 类别:文化
- 类型:明星
- 标签:教育科研工作者
- 时间:1923年12月12日-2005年12月29日
- 出生地:浙江黄岩
- 国籍:中国
- 民族:汉族
- 籍贯:浙江黄岩
- 毕业院校:清华大学
-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 地区:中国
- 人气:195
详细介绍
1923年12月12日,出生于浙江省黄岩县(今台州市黄岩区)。吴全德的父亲吴甘霖,在黄岩县城郊开设小酒店,母亲从事家务劳动。父母教育他要诚实待人,认真读书,做个好人。
1931年,入黄岩县樊川小学,1933年转入位于临海县海门区(今台州市椒江区)的浙江省立台州中学附属小学。他在小学成绩一直优秀。
1933年,小学毕业,顺利升入浙江省立台州中学初中部。
1938年,进入浙江省立台州中学高中部,因遇上日本兵舰炮击海门,于1939年转入黄岩县中学(今黄岩中学),1943年春毕业。他中学学习成绩优异,可以保送上大学,但年轻的吴全德,一心想学好本领,抗日救国,结果填报和考取了远在南国云南昆明的西南联合大学。
1943年9月,经过两个多月的跋山涉水,吴全德赶到了昆明,走进了西南联大的校门。
1945年,在轰轰烈烈的“一二一运动”中,吴全德积极参加,曾以“黄岩中学校友会”和“黄岩同乡会”等名义,集体参加学生运动的活动。
1946年9月,随清华大学回到北平(今北京)继续学习间回到北京,先都住在北大第四院(旧国会众议院,现新华社址);10月初的一个星期日,乘着几辆大卡车回到清华园,在清华园的牌坊前举行了抗战胜利后的返校仪式。
1947年,吴全德以优异成绩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留校任物理系助教,协助孟昭英教授筹建电子学实验室。
1952年,院系调整,吴全德调到北京大学物理系,在电子学组任讲师。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缴获了敌军的一种秘密武器,却不知其用途,中央军委将它送到北大。北大指派吴全德进行研究,才知它是红外线夜视镜,在夜间能瞄准人体。吴全德不但破解了这种秘密武器,而且自己制造出同样的武器,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武器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1953年,任电子学教研室代主任;同年4月,加入九三学社。
1955年,任电子物理教研室主任,从那时起他开始进行电子光学方面的研究。1958年,该室研究红外变像管。
1959年,北京大学建立无线电电子学系,电子物理专业被划归到该系,吴全德也转到该系继续任原职。
1961年,被提升为副教授。他在讲授阴极电子学课程的同时,进行光电阴极的研究工作。
1963年,首先提出了光电阴极的固溶胶理论。
1966年,提出离子晶体或共价晶体中固溶胶粒的形成和生长理论。
1978年,晋升为教授。
1979年,吴全德提出银氧铯阴极含银超微粒子的能带模型,推导出光电流密度和量子产额公式。此公式后来被中国之外的其他国家的学者称为“吴氏输运函数”,他所提出的光电阴极的固溶胶模型和光电子发射的理论被称为“吴氏理论”。
1983年7月1日,吴全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84年,吴全德领导的电子物理专业被批准为首批博士点,他成为首批博士生导师。
1991年,吴全德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后改为院士),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1997年9月,在吴全德等人的建议下,北京大学成立“纳米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他被任命为主任;该中心在单壁碳纳米管、超高密度信息存储、针尖化学等方面取得了创新成果。
1998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纳米电子学基础研究",任首席科学家。
2002年,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成立,吴全德任学院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同年,与中国宇航科学及火箭权威、中国科学院院士梁思礼教授一同应邀莅临董教总教育中心暨新纪元学院参加“721华教盛会”,并公开主讲“纳米科学的发展与人类未来”学术讲座;同年9月,与梁思礼院士同时应允出任新纪元学院学术顾问。
2004年12月,吴全德为庆祝马来西亚华校董事联合会总会创会五十周年庆,再度应邀抵马,公开演讲“论科学美”,以其主持的实验室拍摄到的纳米粒子结构的珍贵照片,深入浅出的谈纳米科技及其微观世界,探讨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美感经验,将科学从形下之器提升到形上之道与美的境界。
2005年3月,吴全德院士被查出脑部患有血管瘤,本应及时治疗,他却忙于科研,要等告一段落才能脱身治病;直至2005年12月发现血管瘤增大,住入北京医院,延名医会诊,多数主张动手术,少数主张保守疗法,于12月20日由北京医院名医动了手术,由于该脑瘤不能摘除,只得在血管上搭一支架。手术成功,手术后已恢复正常,不意25日血管瘤破裂。
2005年12月29日22时44分,吴全德院士经多方抢救无效,不幸逝世,享年82岁,在其病重住院期间,吴全德还带去了电脑和书稿,并完成了书名为《艺术与美》的写作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