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绍

讨论
商辂(1414年-1486年),字弘载,号素庵,浙江淳安人,明朝大臣,内阁首辅。

他的作品

基本资料

  • 中文名称:商辂
  • 中文别名:商文毅;商弘载;商素庵
  • 类别:历史
  • 类型:明星
  • 标签:少保 吏部尚书兼谨身殿大学士
  • 时间:1414年-1486年
  • 出生地:严州府淳安县
  • 国籍:中国
  • 民族:汉族
  • 职业:少保 吏部尚书兼谨身殿大学士
  • 地区:中国
  • 朝代:明朝
  • 人气:379
展开

详细介绍

商辂于明代宣德十年(1435年)乡试、正统十年(1445年)会试及殿试皆第一名,被授予翰林院修撰。   景泰元年(1450年),商辂作为朝廷的代表接英宗回京。终景泰一朝,商辂一直在内阁任职。景泰七年(1456年),升太常寺卿,尽力辅助景帝处理军政大事。夺门之变后,商辂被诬革职下狱,因英宗对其印象较好,故处分较轻,安然回到淳安老家。成化三年(1467年),以兵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学士入内阁,后历任兵部尚书、户部尚书、吏部尚书等职。次年,进谨身殿大学士。因宦官汪直专权擅政,其不愿同流合污,再度辞官归田。 成化二十二年七月十八日(1486年8月17日),商辂居家十年后去世,享年七十三岁。

商辂历英宗、代宗、宪宗三朝,官至内阁轶一品事,为一时名臣,民间称之为“三朝宰相”。为人刚正不阿、宽厚有容,临事果决,时人称“我朝贤佐,商公第一”。 他反对南迁,主张抵抗瓦剌,坚定地站在于谦一边,在备战中有力地配合于谦指挥战斗,为捍卫京师起了重要作用。作为内阁重要成员,对当时的政局发挥了积极的影响。商辂又是辞翰文章、满腹经纶的才子,其在理论上向往“三代之治”,针对当时政治、经济、军事、国防各方面存在的弊端提出一系列改良措施。著有《商文毅疏稿略》《商文毅公集》《蔗山笔尘》等。 

(概述内图片来源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