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绍

讨论
石珤(bǎo)(公元1464——1528年),字邦彦,藁城人,明代诗人和教育家,代表作品《熊峰集》。因喜爱封龙山熊耳峰风景,所以别号熊峰,人称“熊峰先生”。

他的作品

基本资料

  • 中文名称:石珤
  • 中文别名:熊峰先生
  • 类别:历史
  • 类型:明星
  • 标签:诗人 平民教育家
  • 时间:1464年-1528年
  • 出生地:河北藁城
  • 国籍:中国
  • 民族:汉族
  • 职业:诗人 平民教育家
  • 地区:中国
  • 人气:703
展开

详细介绍

石珤,出生于河北藁城,父亲石玉,官至山东按察使。石珤少年时,受父亲影响,自幼敬仰历代为民请命的清廉官吏。与胞兄石玠(jiè),在诸生中以文章学识见长知名乡里。公元1486年,兄弟二人一并举进士。石珤改庶吉士,入翰林院。公元1489年,授职检讨官,参与编修《大明会典》。公元1492年,因病而居于家中。其间,抱病游历名山,创作了《登封龙山赋》及《熊耳峰》等诗赋。 

公元1501年,石珤被诏还京师,充任为皇帝整理书籍、翻检书籍的经筵展书官。公元1505年,明孝宗病逝,武宗即位,迁任国史馆修撰,参与编修《孝宗实录》。

公元1506年,明武宗初开经筵,以石珤为讲经官。

公元1508年,迁南京翰林院侍读学士,1509年,升任南京国子监祭酒,1510年,改为北京国子监祭酒,同年又改任南京吏部右侍郎。

公元1515年改任礼部右侍郎。

公元1517年,武宗预出游北部边境要地宣府(今河北宣化),石珤考虑到当时瓦剌军不断袭扰边境,连年战争,百姓摇役苛重,皇帝出巡,必然会给河北北部军民增加沉重负担,因此上疏极力谏阻。明武宗又欲南巡南京,一些朝廷诤臣极力谏阻,受到明武宗严厉喝斥,招致贬官之祸。而石珤不顾个人得失,依然直言上疏,使得武宗有所悔悟。武宗任命石珤兼翰林学士,掌翰林院。

公元1520年,石珤主持吏部会试和武举选拔,做到了秉公清廉、选士公正,受到朝野赞许,次年又任礼部尚书,仍兼翰林院学士,执掌詹士府事,成为明武宗朝的要臣。

公元1521年三月,武宗死。武宗无子,立孝宗弟弟之子朱厚璁继位,为世宗(嘉靖)。王琼任吏部尚书,卖官鬻爵,培植亲信,吏政混乱,冗员泛滥。石珤刚正不阿,谢绝请托,维护朝纲,对于违法乱纪者坚决主张罢免。

公元1526年,因奸人王邦奇讦诬珤、杨廷和及宏为奸党,乞求致仕。

公元1528年冬,卒。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