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绍

讨论
玛格丽特·米切尔(Margaret Mitchell),美国现代著名女作家。 1900年11月8日出生于佐治亚州的亚特兰大。曾获文学博士学位,担任过《亚特兰大新闻报》的记者。1937年她因长篇小说《飘》获得普利策奖。1939年获纽约南方协会金质奖章。1949年,她在车祸中罹难。她短暂的一生并未留下太多的作品,但只一部《飘》足以奠定她在世界文学史中不可动摇的地位。

她的作品

基本资料

  • 中文名称:玛格丽特·米歇尔
  • 英文名称:Margaret Mitchell
  • 外文别名:Margaret Munnerlyn Mitchell
  • 类别:文化
  • 类型:作家
  • 标签:编剧 作家
  • 时间:1900年11月8日-1949年08月16日
  • 出生地: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
  • 职业:编剧 作家
  • 星座:天蝎座
  • 地区:美国
  • IMDB:nm0593565
  • 人气:2945
展开

详细介绍

人物生平

玛格丽特米切尔何以将在南北战争的腥风血雨中绽放的爱情描绘得如此扣人心弦?这正与她的成长经历和不幸的爱情有着莫大的关系。

玛格丽特米切尔于1900年出生于美国南部的新生代城市亚特兰大,三四岁时,她就喜欢听关于亚特兰大历史的故事。她的外祖母时常坐在房前的门廊上,给坐在自己膝上的小玛格丽特指点着一条一直穿过后院的南部同盟的战壕。然而,她绘声绘色地讲述那个夜晚,即1864年11月15日那晚的大火,“大片大片的火焰吞没了整个城市,你无论朝哪儿看,都有一片奇怪而难以形容的亮光映彻天际。”这便是作品中亚特兰大沦陷当晚的原型,当英国影星费雯·丽身着蓝色礼服,一双耀着荧光的眼睛,脸上一层忧虑出现在人们的面前时,郝思嘉的形象已经完全深入人心了,其实,这何尝不是米切尔自己呢?

亚特兰大的战争让小玛格丽特神往,和那些同盟老兵的出游便成了她的一大嗜好。他们对于玛格丽特非常喜爱,教会她驾驭马的技术,这让玛格丽特更趋向于一个男孩子,这也正像她笔下的郝思嘉。

她从小生活的菲茨塔拉德庄园便成了文中野餐烤肉的重要场景,卫希礼的原型便是玛格丽特年少时初恋的那位早亡的英俊军官,而郝思嘉的几段遭遇更赫然就是米切尔自己生活中不幸的投影。母亲的病

逝为玛格丽特的人生投下了巨大的阴影,她从不得不成为父亲与兄弟的支柱,到失去生的活力而选择逃避,这和文中的郝思嘉是多么异曲同工!唉,若不是生活中有着真真切切的痛苦,人们如何从她的文字里读得出那么多无可奈何的叹息呢。

一战的风波第一次让玛格丽特体验到了战争的真实与残酷。头一回,她意识到生命的可贵。童年时代听过的可怖战争故事像幽灵一样回来纠缠她,此时她开始经历噩梦与失眠的痛苦,这也将折磨她一生。1918年,即玛格丽特18岁时,她已经出落成一位南方美女。她结识了一名青年军官——克利福特·亨利少尉。她很快陷入了情网。亨利有着英俊的外表,诗人般的气质,这便是玛格丽特心中的“卫希礼”;但战争夺去了这个年青人的生命,也给玛格丽特带来了毕生的痛苦。这大概也就是郝思嘉对卫希礼爱情火热与疯狂的来源,米切尔将之融入于作品本身,以缅怀她的初恋情人。

母亲梅贝莉的去世,让玛格丽特成为她父亲和长兄生命中唯一的女人。亦如她的作品一样,她代表不了母亲在父亲心中的位置。母亲一直是父亲生活的动力和勇气,她失去了所

有的活力,只能选择逃避。这与郝思嘉的处境是何其相似,玛格丽特无形中将自己的生活再次融入作品。

如同郝思嘉一样,玛格丽特生来就有一种反叛的气质。她同狂放不羁的厄普肖结识,并凭着一时的冲动与一个冷酷无情、酗酒成性的恶棍结婚。这不能不说是她的不幸。这段婚姻不久便以失败告终,虽然她很快便重新振作,但这段婚姻带给她的痛苦和屈辱一直伴随着她直到死亡。

1934年,玛格丽特成为一名大牌记者,从事她所喜欢的写作。她与一直支持和深爱她的约翰·马什结合,这是她的幸运,没有马什,《飘》就不可能发表和完成,但也正是因为《飘》的发表,玛格丽特的余生就成了一个莫大的悲剧,其悲剧意义远远超出郝思嘉的结局。

“她从未真正理解过她所爱的那两个男人中的任何一个,所以她把两个人都失去了。”

这是米切尔对郝思嘉爱情的总结,同时也是她对自己的总结。

她一生只出版了一部作品。它标价3美元,却被炒到了60美元,而当时美国一处不错的旅馆,月租金也不过30美元。

说起上个世纪里美国的女作家们,便不得不提玛格丽特·米切尔。她一生只出版了一部作品——《飘》,但它所产生的影响力,令人叹为观止。《飘》于1936年6月30日问世,打破了当时的所有出版纪录。前六月它的发行量便高达1000万册,日销售量最高达到5万册。它标价3美元,却被炒到了60美元,而当时美国一处不错的旅馆,月租金也不过30美元。如此叫好又叫座的成绩,使它在1937年荣获了普利策奖和美国出版商协会奖。更不用提小说改编的电影《乱世佳人》所获得的巨大成功,让它更加声名远扬,以至于截至上世纪70年代末期,小说被翻译成27种文字,畅销全球。

当时,人们争相一睹玛格丽特·米切尔的芳容,她所到之处,迎接她的人群甚至比迎接罗斯福总统的还要多。

1949年8月16日,为中国读者所熟悉的美国著名小说《飘》(由小说改编的电影《乱世佳人》)的原作者玛格丽特·米切尔逝世。

从1927年玛格丽特·米切尔提笔到1936年《飘》的问世,历时10年时间里,约翰·马什每天几乎总在做着相同的两件事情:白天,他是亚特兰大动力公司广告部的经理;晚上,他是玛格丽特·米切尔的书稿编辑。“约翰·马什在这一阶段对小说所作的贡献无论怎样估价都不为过分。他充当着佩吉(玛格丽特·米切尔的昵称)的编辑的角色,而且干得相当不错。”约翰·马什对于妻子的天赋和成功深信不疑,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我愿舍弃一切去拥抱这种天赋。”事实正如他所说的,漫漫十年当中,为了那冥冥之中的辉煌,约翰·马什几尽舍弃了作为一个男人在事业、生活上的追求和享受,他将全部智慧和精力都倾注于玛格丽特·米切尔的创作当中,并以此为己任、为乐趣。

约翰·马什作为玛格丽特·米切尔的丈夫,作为一名广告人,他以自己的全部精力和生命为代价去拥抱玛格丽特·米切尔的才华,在《飘》的整个创作过程中,他是玛格丽特·米切尔忠实有用的书稿编辑;在《飘》问世之后,他是玛格丽特·米切尔勤奋辛劳的秘书,以至后来身体瘫痪,他把自己的全部智慧和生命都融入到了玛格丽特·米切尔的生命之中和《飘》的字里行间。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