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绍

讨论
柯灵(1909年2月15日—2000年6月19日 ),原名高季琳,笔名朱梵、宋约。原籍浙江省绍兴市斗门镇,生于广州。 1932年6月参加革命。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第二届民进中央理事,民进中央常委 ,中国电影理论家、剧作家、评论家。2000年6月19日,病逝于上海,享年91岁。

他的作品

图集

  • 柯灵
  • 柯灵
  • 柯灵
  • 柯灵

基本资料

  • 中文名称:柯灵
  • 英文名称:keling
  • 中文别名:高季琳;朱梵;宋约
  • 类别:明星,文化
  • 类型:明星
  • 标签:中国电影理论家 剧作家 评论家
  • 时间:1909年2月15日-2000年6月19日
  • 出生地:广州
  • 国籍:中国
  • 民族:汉族
  • 籍贯:浙江省绍兴市斗门镇
  • 职业:中国电影理论家 剧作家 评论家
  • 地区:中国广州
  • IMDB:nm2609838
  • 人气:264
展开

详细介绍

柯灵因家境贫寒,小学毕业后即辍学。

民国十三年(1924年),他到小学当老师。

民国十五年(1926年),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妇女杂志》发表第一篇作品——叙事诗《织布的女人》而步入文坛。

民国十七年(1928年),在浔阳当小学校长。曾在《越铎日报》发表散文,后向上海《儿童世界》等杂志投稿,被誉为少年才子。

民国二十年(1931年)来到上海,先后在明星、联华影片公司任厂务秘书、宣传主任,金星影片公司编剧部主任,文化影片公司编剧,主编《明星半月刊》,在杂志上发表了大量反映社会现实的杂文。抗战爆发后,任《救亡日报》编委,主编《文汇报》副刊《世纪风》、《民族呼声》等刊物,刊载了史沫特莱的长篇报告文学《中国红军在前进》,杂文《暴力的背后》,宣传抗战,《世纪风》鲜明的政治立场,使之成为孤岛上海一座文学堡垒,团结了进步作家,受到日伪的胁迫,因此于1939年5月被迫停刊。

民国三十年(1941年),与师陀合作根据高尔基的话剧《底层》改编成话剧剧本《夜店》(后改编成电影),有广泛影响。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7月,柯灵编辑《万象》,至1945年6月停刊(本年仅出这一期),前后共43期,另有号外一期,几乎贯穿了上海沦陷的整个时期。均为25开本,每期约240页。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及1945年夏,柯灵两次被日本宪兵逮捕,后经营救脱险,撤到后方。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到香港《文汇报》工作,担任副社长兼副总编辑。

1949年,回到上海,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文汇报》副社长兼副总编、上海电影剧本创作所所长、上海电影艺术研究所所长、《大众电影》主编、上海作协书记处书记、上海影协常务副主席等职。  1949年4月到北平,参加第一次全国文代会。

1954年起,历任全国政协第二、三、四、五届委员,第六、七届常务委员。

文革后,柯灵继续从事政协工作。

1995年又获亚洲华文作家文艺基金会颁发的敬慰奖、第三届上海文学艺术杰出贡献奖、香港文学艺术金龙奖等。 

2000年6月19日,柯灵病逝于上海。

展开